特邀嘉宾
沈寓实
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智能网络计算实验室主任,格鲁吉亚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视频编解码和无线通信、新一代网络计算体系等。
沈寓实博士,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京市“海聚工程”特聘专家,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评审专家,“中国改革开放海归40年100人”入选者。拥有中国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niv. of CA,San Diego)电子计算机硕士和博士学位,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 of WA)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ICT领域将近20年的科研、研发和管理经验,网络空间战略专家,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视频编解码和无线通信领域国际专家,跨国公司高管,国际华人和科技社团领袖,在中美政产学研各界均有深厚渊源,长期致力于推进网络空间基础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并构建中美科技、商务和文化的广泛合作。他著有6部中英文专著,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次参与和主持相关领域的国际会议并做主题发言,是电子和计算机工程领域十几个SCI收录的专业期刊或会议的专业论文评审员。
张煜东
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深度学习和医学图像分析。

张煜东教授现任英国莱斯特大学计算与数学科学学院讲座教授。他还是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大学的名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深度学习和医学图像分析。他是世界领导学院荣誉院士、IET院士、EAI院士和BCS院士。他是IEEE、IES和ACM的高级会员。他是美国计算机协会的杰出演讲者。2014 - 2018年入选爱思唯尔“被引最多的中国研究人员(计算机科学)”。他是2019年、2021年和2022年科睿唯安高被引研究员。他被斯坦福大学列入2020年至2022年世界顶尖2%的科学家。曾获得2017年Emerald Citation of Excellence、2022年Springer Nature CNY、2015年MDPI十大被引论文奖、2022年信息融合最佳论文奖等。他的三篇论文被列入2021年英国研究卓越框架(REF) 。他在以下期刊上(共同)撰写了400多篇同行评议文章:Ann Oncol,JACC,JAMA Psychiatry,IJIM,Inf Fus,IEEE TFS,IEEE TII,IEEE TIP,IEEE TMI,IEEE IoTJ,神经网络,IEEE TITS,模式识别,IEEE TGRS,IEEE JBHI,IEEE TCSVT,IEEE TETCI,IEEE TCSS,IEEE JSTARS,IEEE TNSRE,IEEE SJ,IEEE OJCS,IEEE OJEMB,ACM TKDD,ACM TOMM,IEEE/ACM TCBB,IEEE TCAS-II,IEEE JTEHM,ACM TMIS等。他共(合作)发表ESI高被引论文60余篇,ESI热点论文6篇。在Google Scholar被引用27016次(h指数91),在Web of Science被引用15630次(指数70)。他是Neural Networks、IEEE TITS、IEEE TCSVT、IEEE JBHI等刊物主编。他主持了许多成功的学术资助和工业项目,如NIH,皇家学会,GCRF,EPSRC,MRC,BBSRC,Hope,British Council,Fight for Sight和NSFC。先后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会议上发表演讲120余次。他曾担任60多个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包括20多个IEEE或ACM会议)的(联合)主席。他的研究成果被路透社、BBC、电讯报、镜报、物理世界、今日英国新闻、EurekAlert!科学新闻,印度时报,验光师协会(AOP)新闻,医学快报等50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周挥宇
英国莱彻斯特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智能系统和信号处理。
周挥宇博士分别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无线电技术工学学士学位,英国邓迪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理学硕士学位和英国爱丁堡赫瑞瓦特大学计算机视觉哲学博士学位。周博士现为英国莱斯特大学计算与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他在该领域发表了 450 多篇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曾获得“CVIU 2012高被引论文奖”、“MIUA 2020最佳论文奖”、“ICPRAM 2016最佳论文奖”,并被提名为“ICPRAM 2017最佳学生论文奖”和“MBEC 2006南丁格尔奖”。他的研究工作已经或正得到英国 EPSRC、ESRC、AHRC、MRC、EU、英国皇家学会、Leverhulme Trust、Invest NI、Puffin Trust、Alzheimer's Research UK、Invest NI 和业界的支持。
黄惠燕
晓阳智能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研究领域:语义分析、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
曾任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Xtramind公司和美国Attensity集团核心算法研发主管,德国莱布尼兹研究所 FIZ Karlsruhe高级研究员,知名电商唯品会AI团队创始人及算法专家。黄惠燕女士在2020年创立晓阳智能集团,拥有一支由中德顶尖AI科学家组成的优秀团队,运用世界领先的语义分析、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技术等AI综合解决方案,是提供多语种NLP技术+AI赋能企业服务的底层技术公司。晓阳智能集团的多语种智能分析和生成平台,可以高效解决企业痛点,全模态应用场景支撑,打造可解析的多语言智慧服务,助力全球企业的多语种超自动化进程。
马利庄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视觉、数字媒体。
马利庄,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理事、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智能创意与数字艺术专委会”副主任。马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第一完成人)、一等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首批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马教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在跨媒体智能处理、人体姿态估计、3D场景分析与理解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Simon X. Yang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人、智能系统、控制系统、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生物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模糊系统、进化计算、智能通信、智能交通和计算神经科学。
Simon X. Yang(IEEE高级会员),1987年获北京大学工程物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美国休斯敦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99年获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教授和先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他在专业活动中非常活跃。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机器人、智能系统、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机器学习、模糊系统和计算神经科学。
GYU MYOUNG LEE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IT融合研究所兼职教授。
研究领域:物联网、未来网络、多媒体业务和智能电网等节能技术。

GYU MYOUNG LEE (IEEE资深会员)于1999年在韩国首尔弘益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于2000年和2007年在韩国大田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他从2014年起在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LJMU)担任读者,从2012年起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Institute for IT convergence)担任兼职教授。在加入LJMU之前,他从2008年开始在法国巴黎电信矿业电信研究所工作。直到2012年,他被邀请到韩国电子和电信研究所(ETRI)工作。他还曾在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担任研究教授,并于200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担任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未来网络、多媒体服务、智能电网等节能技术。他一直积极参与ITU-T、IETF、oneM2M等标准化工作。在ITU-T,他目前担任第13研究组工作组主席、Q16/13和Q4/20报告员以及FG-DPM主席。

Dimitrios A. Karras
希腊雅典大学教授。
研究领域:智能和分布式系统;决策系统;多智能体系统;模式识别和计算智能;图像和信号处理和系统;生物医学系统;通信和网络;安全。

Dimitrios A.Karras博士于1995年在希腊雅典国立技术大学获得电气工程博士学位(荣誉)。目前,Dimitrios A.Karras博士是希腊雅典大学数据与人工智能科学系统教授。他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工作超过25年,在智能与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模式识别、图像/信号处理及神经网络领域的国际期刊上发表了70多篇论文,在相关领域的会议上发表了180多篇论文。他曾在多个国际会议上担任主席/技术委员会主席,并在多本国际期刊上担任编委。他的研究论文被引用2500多次,全球研究人员中被引用量前10%。

Gian Luca Brunetti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技术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建筑设计,建筑优化,元建模,设计方法,生物气候设计。

Gian Luca Brunetti于1991年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专业,1995年荣获米兰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奖学金,1999年4月通过关于建筑热过渡空间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1998年曾在米兰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科学系ABITA实验室担任研究生技术员,2006年成为米兰理工大学建筑与社会学院的研究员,2016年开始担任米兰理工大学建筑技术副教授一职。

Gautam Srivastava
加拿大布兰登大学副教授。
研究领域::区块链技术、密码学、大数据、数据挖掘、社交网络、安全和隐私、匿名和图表。

Gautam Srivastava(IEEE高级会员)于2014年加入加拿大布兰登大学,担任终身教授,目前活跃在各种专业和学术活动中。他还活跃于密码学、数据挖掘、安全和隐私以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的研究。五年来,在多个国家的高影响会议和高地位期刊(SCI、SCIE)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并在全球多所大学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密码学等领域发表客座演讲。他是多个SCI/SCIE期刊的编辑。他与台湾、新加坡、加拿大、捷克共和国、波兰和美国的其他学者进行了积极的研究项目他的h指数为50,这对于一个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来说是很高的。

Md Abdus Samad KAMAL
日本群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
研究领域:控制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TS),自动驾驶协作,机电一体化,传感器和人工感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

Abdus Samad KAMAL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电气与电子系统工程系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日本九州大学电气与电子系统工程系担任研究员。 从2019年开始,他开始在日本群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科学与技术系担任副教授。他还是英国IET的特许工程师,工程技术学院(IET)、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 此外,他还担任多本国际期刊的编辑、客座编辑,并应邀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Hamid Doost Mohammadian
德国FHM应用科技大学。
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业工程,社会环境工程,技术管理等。

Hamid Doost Mohammadian获得了全球中小企业管理、商业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管理两个博士学位。他不仅担任柏林文化外交学院(ICD)的客座教授,还担任两所英国国立大学资助的FHM联合博士项目的博士生导师。此外,他还是英国伦敦技能发展学院(LISD)的教授、理事会成员,也是瑞士文化外交学院的理事会成员。自2017年以来,他一直作为学术带头人参与德国和6个欧盟合作伙伴的Erasmus+项目:“能源互联网(IoE)-教育/资格”。

重要日期

  • 论文投稿截至:
    2023年8月31日 鉴于会议论文送交时间晚于会议召开时间,截稿延期至2023年11月10日

  • 论文注册截止:
    2023年11月15日

  • 参会注册截至:
    2023年10月10日

  • 会议日期:
    2023年10月20-21日

联系我们

  • 会务秘书:张老师

  • contact@icaiam.com

  • 18539277605(同微信)